核桃病虫害防治,主要以防为主,防治结合。提倡使用无公害农药和多采用物理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治。为减少病虫害的发生,每年核桃采收后应加强核桃园的清园管理和用白涂剂进行涂白处理。在我国核桃病虫害相对较少,但归纳起来也有29种之多,虫害17种,病害12种;现在,我县核桃树上发生最普遍、危害最重的害虫是核桃举肢蛾、病害有核桃枝枯病和核桃溃腐病。根据我县核桃生产的实际,现介绍这几种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。
1、核桃举肢蛾
核桃举肢蛾属鳞翅目,举肢蛾科。又名核桃黑。
核桃黑幼虫蛀入核桃果内以后,随着幼虫的生长,纵横穿食危害,被害的果皮发黑,并开始凹陷,核桃仁发育不良,表现干缩而黑,故称为核桃黑。有的幼虫早期侵入硬壳内蛀食危害,使核桃仁枯干。有的蛀食果柄间的维管束,引起早期落果,严重影响核桃产量。
生物学特性
核桃举肢蛾一年发生1代,少许地方一年2代,一般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的土内、石块与土壤间结茧越冬。越冬幼虫在6月上旬-7月下旬化蛹,盛期在6月下旬,蛹期7天左右。成虫发生期在6月上旬-8月上旬,生气在6月下旬-7月上旬,幼虫6月中旬开始为害,有的年份发生早些,6月上旬就开始为害,老熟幼虫7月中旬开始脱果,盛期在8月上旬,9月末还有个别幼虫脱果。越冬的幼虫入土深度1-2厘米,但在较松软土中则较深,以树冠荫蔽的土中较多。此外,在石砾,杂草,枯叶,树根枯皮中也有少数越冬茧。
成虫趋光性弱,多在树冠下部叶背活动,交尾。产卵多在上午6-8时。卵多产于两果相接的缝内,其次是萼哇,个别也产在梗洼附近或叶柄上。一处多者产3-4粒,每雌能产卵30-40粒,卵经过4-5天孵化。幼虫孵化后在果面爬行1-3小时,寻找适当部位蛀入果实,在青皮纵横穿食为害。入果孔上呈现水珠,初透明,后变为琥珀色。隧道内充满虫粪,被害处黒烂,早期被害果青皮皱缩变黑,提早脱落,一个果内的幼虫最多达30余头,一般为5-7头。幼虫在果内为害期为30-45天。幼虫老熟后,脱果坠地入土结茧越冬。
一般情况下,深山区比丘陵区危害重,阴坡比阳坡为害重,沟里比沟外为害重,荒坡地比耕地为害重;5、6月份干旱的年份发生较轻,成虫羽化期多雨潮湿的年份发生严重。
防治措施
(1)刨树:冬前刨树盘,将树冠下的土壤深翻,消灭越冬幼虫;同时可洒草木灰进行土壤消毒。
(2)摘果:在8月以前摘除被害果,消灭当年幼虫,减少下一年度虫口密度。
(3)树上药剂防治:在有水源地地区,掌握成虫产卵盛期,一般在6月上旬-7月中旬,每隔10-15天,喷洒一次50%的杀螟松1000倍--1500倍液或敌杀死3000 倍液,20%的速灭杀丁乳油2000—3000倍液树冠喷药,效果很好。将幼虫消灭在蛀果之前。
(4)树下撒药:在成虫羽化前,可在树下周围撒布50-70%可湿性钾拌磷粉剂。
二、核桃枝枯病
病症识别: 受害枝上的叶片逐渐变黄、脱落:病枝皮层逐渐失绿,初期变成灰褐色,随后变为浅红褐色至深灰色,皮层干燥开裂并露出灰褐色的木质部,当病斑扩展为绕枝干一周时,枝条枯死,甚至全株枯死。
发病条件:核桃枝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,主要危害枝干。各地均有发生,一般发病株率20-30%。病原菌主要在枝条病部越冬,第二年条件适宜时,病菌产生孢子随风雨或昆虫传播,病菌从核桃枝条的伤口侵入。生长衰弱的核桃树易染病,春旱或遭冻害年份发病重。
发病原因:
1、清园不彻底。病菌在枯枝上越冬,次年春病菌借风力、昆虫、雨水传播,5-6月开始发病,7-8月为发病盛期。
2、管理不到位。一是水肥不足,使树体衰弱,抗病性降低,发病率高;二是土壤板结,根系发育不良,吸收功能降低;三是管理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慎造成机械伤口,有利于病菌侵入;四是晚霜冻害易引起幼树和嫩枝感染此病。
3、园内荫蔽,通风透光不良,枝条生长嫩弱易引起发病。
防治办法:
1、彻底清园。冬季扫除园内枯枝、落叶、病果并带出园外烧毁。用生灰12.5公斤、硫磺粉0.5公斤、食盐1.5公斤、植物油0.25公斤、水50公斤配制成涂白剂于冬季进行树干涂白。
2、加强管理。一是深翻土壤,当核桃采收后至落叶前进行土壤深翻,熟化土壤,促进根系发育,提高吸收功能,深翻深度以20-30厘米为宜。二是施足肥料,结合深翻每株成年大树施入腐熟的有机肥150-200公斤,6-7月追施一次氮、磷、钾复合肥料。三是及时灌水,促进树体健壮生长,提高抗病能力。
3、剪除枯枝。发现病枝及时剪除,带出园外烧毁。同时搞好夏剪,疏除密蔽枝、病虫枝、徒长枝,改善通风透光条件,降低发病率。
4、药剂防治。在6-8月选用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-1000倍液或400-500倍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,每隔10天喷一次,连喷3-4次可收到明显的防治效果。同时要及时防治云斑天牛、核桃小吉丁虫等蛀杆害虫,防止病菌由蛀孔侵入。
三.核桃溃腐病
核桃干腐病主要危害枝、干,幼树主干和侧枝,病斑初期时近梭形,暗灰色水渍状肿起,用手按压流有泡沫状液体,病皮变褐有酒糟味,后病皮失水下凹,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点。湿度大时从小黑点上涌出桔红色胶质物。核桃干腐病严重时,病斑扩展致皮层纵裂流出黑水。主干染病初期,症状隐蔽在韧皮部,外表不易看出,当看出症状时皮下病部已扩展20-30厘米以上,流有粘稠状黑水,常糊在树干上,后期沿树皮裂缝流出黑水,干后发亮,好象刷了一层黑漆。
核桃干腐病简介:(1)干腐病病斑比较浅,皮层不容易烂透,腐烂病病斑比较深,皮层易烂透;(2)干腐病病部无特殊气味,腐烂病有很浓的酒糟味;(3)干腐病表面有纵横裂纹及“油皮”,腐烂病病斑边缘开裂,无“油皮”;(4)干腐病斑小黑点小而密,腐烂病病斑小黑点大而疏;(5)潮湿时,干腐病病斑黑点上冒出灰白色回复
田间管理:
① 加强栽培管理,改良土壤,增施有机肥,提高树体营养水平,增强权势和抗寒能力。
② 早春和生长季衣时彻底刮治病斑,大树要刮去老皮铲除隐藏在皮层下的病疤,刮除范围应超出变色坏死组织1厘米左右,达到刮口光滑、平整。剪下的病枝、刮下的老皮、病皮集中烧毁。
生物农药防治核桃干腐病
1)对枝干上的病斑、菌瘤等精心刮除,刮至白(好)皮为止,然后使用(溃腐灵)原液均匀涂抹,涂抹范围要大出刮治范围2-3公分,严重的间隔7天补抹1次。
2)高浓度涮干:分别在3、6、9月份使用溃腐灵30-60倍液+有机硅,进行枝干喷雾或涂刷